〈看見一切皆在於神的憐憫 VS 未看見一切皆在於神的憐憫〉
羅馬書 9:15 因祂對摩西說,“我要憐憫誰,就憐憫誰;要恩待誰,就恩待誰。”
羅馬書 9:16 這樣看來,這不在於那定意的,也不在於那奔跑的,乃在於那施憐憫的神。
|
面向 |
看見一切皆在於神的憐憫 |
未看見一切皆在於神的憐憫 |
|
意義 |
看見一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都是出於神的憐憫—不是意志、不是奔跑、不是功德,而是神的主宰施憐憫。這是一個“事實”,不是感覺。 |
看不見神的憐憫,認為事情出於自己、出於努力、出於聰明或環境;不承認神的主宰作為憐憫者。 |
|
原由 |
神開我們的眼睛(弗 2:4;太 9:13),使我們看見“祂願意向誰施憐憫,就向誰施憐憫”(羅 9:15–18)。 |
人的心思、情感、意志太強,外面的人過大,沒有被神對付過,無法認識憐憫;被肉體與天然生命遮蔽。 |
|
目的 |
產生謙卑、順服、信靠、感恩、敬拜與柔軟;使我們成為蒙憐憫、預備得榮耀的器皿(羅 9:23)。 |
叫人落在自傲、抗拒、悖逆、不滿、剛硬與冷酷中;阻礙屬靈生命調整與成全。 |
|
說明 |
一切皆在於神的憐憫:不是那“定意的”、不是那“奔跑的”,乃是“那施憐憫的神”(羅 9:16)。屬靈生命的調整全憑憐憫。 |
強調人的努力與表現;看環境是偶然、操之在己;因此容易落在極端(太過或不夠)。 |
|
實例 |
倪柝聲見證:若早兩個月赴美就不會得救;神的憐憫安排時間“剛剛好”。以色列的歷史完全顯出神的憐憫(羅 9)。 |
努力多年卻仍迷失;或因強烈的心思、情感、意志,而陷入靈裡的危機與混亂;對環境產生抱怨與不滿。 |
|
應用 |
在日常中凡事仰望神的憐憫,不憑感覺;留意靈裡“太過或不夠”的調整;學習柔軟、順服、感恩。 |
靠自己判斷、憑天然力量追求、反覆落入比較、抱怨、急躁、剛硬;無法受聖靈引導。 |
|
負擔 |
叫聖徒“至少有一次”專一看見“一切在於神的憐憫”的事實;使召會生活與個人屬靈道路都落在憐憫裡。 |
指出人的天然三強:心思、情感、意志;需要被神打斷。若不被對付,永不能進入憐憫的實際。 |
|
申言 指引 |
宣揚:我們今日仍站立得住,仍在召會中,仍愛主,乃是憐憫。凡事皆因祂的主宰安排“恰到好處”。 |
揭暴:人的天然力量靠不住;人的熱心、奔跑、定意都不能成就神的目的(羅 9:16)。 |
|
結論 |
一切都在於神的憐憫。”神乃是使我們調整、更新、成全、得榮耀的唯一源頭(羅 9:23)。只有這憐憫能完成祂的旨意。“ |
若不看見神的憐憫,靈命無法正確調整,從熱心到追求都會落在人的極端;終落在剛硬與枯乾中。 |
|
相關 經文 |
羅馬書 9:18, 23 18 這樣看來,神願意向誰施憐憫,就向誰施憐憫;願意叫誰剛硬,就叫誰剛硬。 23 且要在那些蒙憐憫、早豫備得榮耀的器皿上,彰顯祂榮耀的豐富。 以弗所書 2:4–5 4 但神既富於憐憫,因祂愛我們的大愛, 5 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,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——你們得救是本乎恩。 馬太福音 9:13 13 你們且去體會什麼是“我喜愛憐憫,不喜愛祭祀”。我來本不是召義人,乃是召罪人。 |
|
核心要點總結:
l 神的憐憫是神聖的事實,而非一種感覺。
l 一切屬靈的進步並非取決於人的意誌或努力,而是取決於神至高無上的憐憫。
l 看見憐憫會帶來謙卑、溫柔和信靠;看不見憐憫則會帶來驕傲和剛硬。
l 神藉著憐憫打破人固有的思維、情感和意志。
l 那些蒙憐憫的人,並非靠自己的努力,而是靠神的安排,預備好承受榮耀。
*請參照 2025年 五月 國際長老及負責弟兄訓練 總題:馬太福音五至七章 極重要的方面 第四週 憐憫人的人有福了,因爲他們必蒙憐憫並領受憐憫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